琼崖文化,作为海南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精神。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海南地区的革命斗争,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海南人民不断前行的精神财富。今年暑假8月22日,由海南大学朴诚书院组织的“赤血沁南海,机巧映丹心”暑期实践团前往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开展红色文化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琼崖革命历史的丰厚内涵,传承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同时探索红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道路。
图 1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踏入椰子寨战斗历史陈列馆的外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生动的浮雕。它们以艺术的形式串联起琼崖人民革命的壮丽史诗。这些浮雕不仅是装饰,更是历史的载体,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直至解放海南岛的整个历史脉络。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浮雕前驻足,凝视着这些石刻上的人物和场景。浮雕上,农民挥舞着锄头,工人紧握着铁锤,他们脸上写满了坚定和不屈,展现了土地革命时期琼崖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 2 旧址浮雕
在椰子寨战斗历史陈列馆内,一幅巨大的油画吸引了实践团成员们的目光,它以生动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再现了1927年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斗——椰子寨战斗。这幅油画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革命历史的见证者。
凝视着画面时,成员们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枪炮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坚定和勇敢。他们的身影在曙光中显得格外英勇,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心中澎湃的热血和对胜利的渴望。椰子寨的轮廓在远方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氛围。这幅作品,就像一扇窗口,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从中窥见历史的深邃,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不朽精神。不仅让参观者了解到了一段重要的革命历史,更激发了大家对革命精神的思考和传承。
图 3 椰子寨战斗油画
随着团队成员缓步走进这座充满历史气息的旧址,他们的目光被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展物所吸引。每一件展品都如同时间的信使,静静诉说着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墙上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当年代表们的坚定面容;展柜中的文献资料,透露着革命者们的智慧与勇气;而那些革命先烈使用过的简陋物品,更是让人感受到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站在这些展品前,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他们深刻感受到,正是这些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才铸就了琼崖革命的辉煌。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选举产生了琼崖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琼崖革命的熊熊烈火,照亮了海南人民争取解放的道路。
图 4 会议室旧址
图 5 团队成员了解旧址历史
在这座历史的殿堂中,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沉重的故事,每一段文字都铭刻着不朽的记忆。团队成员们在这些黑白照片前驻足,凝视着那些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眼神和不屈的姿态。这些照片,虽然只有黑白两色,却生动地记录了他们投身于革命伟业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他们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强意志。
报纸文件,泛黄的纸张上,字迹依旧清晰,记录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传递着革命先烈们的智慧和策略。这些文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思想的传播媒介,它们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先辈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用笔作枪,用思想点燃希望的坚定信念。
图 6 团队成员观察旧址展品
图 7 旧址展品
“每一件文物都是活着的历史,都在讲述着过去不为人知的往事。”在邱家井旁,团队成员们凝视着这口如今已空无一物的古井:它曾是琼崖革命时期的生命之源,曾是革命者们汲取清泉、缓解干渴的地方。虽然现在井底干涸,但井壁上的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往昔的繁忙与重要。这口井见证了琼崖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中的坚持与奋斗,它不仅是生存的象征,更是精神的寄托。
见井思源,成员们集合走进展览厅,重温这段琼崖革命历史。屏幕上,革命先烈们的身影和邱家井的影像交织在一起,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先烈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和精神遗产。虽然井水已干,但先烈们的精神永远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图 8 邱家井
图 9 团队成员重温琼崖革命历史
"孤岛奋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聂荣臻元帅的题词不仅是对琼崖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精神的赞颂,更是对这段红色历史的深刻铭记。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旧址内,这块牌匾静静悬挂,诉说着一段段动人心魄的革命往事。
这里,是琼崖共产党人踏上革命征途的起点。他们从这扇门走出,肩负着民族解放的重任,投身于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创建了革命根据地,书写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面永远飘扬的红色旗帜。它承载着琼崖武装革命的光辉历程,记录着海口这座城市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足迹。每一次走进这里,都能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都能感受到先辈们为理想和信仰所付出的牺牲和努力。
图 10 旧址牌匾
图 11 团队成员于会址前合影
(来源:张红运)